甘樂誌 春季號/2016 第32期:文字的溫度

NT $ 150


「傳遞文字的溫度」一直以來是甘樂誌堅持發行紙本雜誌的信念之一,然而在科技的發展之下,文字呈現方式數位化,使資訊傳播更快速、便利,但在這樣的浪潮中,許多與文字息息相關的珍貴文化不免面臨傳承與保存上的問題,甚至改變了人們使用文字的習慣,當人們不再閱讀紙本、不再提筆寫字,我們該透過何種方式留住文字的溫度呢?另一方面,面對數位化的衝擊,許多人依舊在夾縫中堅守傳統文字文化的美好,並期望用創新的方式將溫度延續,值得敬佩;我們也看到了台灣豐富且具有生命力的獨立雜誌面貌,就像一朵朵在石縫中綻放出的燦爛花朵,在甘樂誌決定做出改變之際,我想以這個主題當作結尾是個適合的選擇。

從紙本刊物的現況談到手工造紙、鉛字印刷、鋼筆製作、字型設計,也請到三位文字創作者與讀者分享手寫字心得,誠心希望讀者與我們一同窺探文字的豐富樣貌、感受文字的溫度、重拾手寫字的美好。在青年熱點串聯計劃中,我們報導了大溪的新南12、土生土長的創辦人顧瑋,看他們如何用行動實踐理想,如何帶給這塊土地新的能量,河邊生活創辦人陳明輝也親自執筆談談台灣年輕工藝家未來的無限可能。一如過往,我們聚集台灣各地正在發生的美好事物,依循著土地的痕跡,期望透過刊物的力量,為土地帶來更多正面力量、勇氣與陽光。

-

發刊言:
時間回到2010年9月,有這麼一群年輕人看見城鄉迅速地發展,卻也因此加速掏空了屬於自己家鄉的文化,人們逐漸遺忘對家鄉的記憶、對土地的情感意識也逐漸模糊、摸不著方向,於是他們毅然決定回到家鄉,發行地方獨立刊物「甘樂誌」,透過紙本、文字與圖像記錄家鄉,為自己的家鄉留下稍縱即逝的城市記憶。

甘樂誌創刊至今五年多,共發行32期、走遍319個鄉鎮、採訪330則人物故事,甘樂誌從三峽出發,足跡逐漸遍布全台、離島,記錄下許多屬於台灣人的故事,每一趟採訪旅程至今仍然令人印象深刻,旅程中與每一位受訪者的相遇都無不讓我們深刻感受到這塊土地散發出的濃濃人情味,每一則生命故事都蘊含著貼切近人的溫度與堅持不懈的海島精神,每一期不同的主題的更定調了甘樂誌這本獨立刊物特有的精神與風格。發行獨立刊物這條路,甘樂誌每踏出一步都得要咬緊牙根、卯足全力,對編輯團隊來說,這一路走得艱辛、緩慢,卻步步走得踏實,而支撐我們的始終是對這塊土地的熱情、理想,以及讀者對我們的支持,使甘樂誌依循土地的痕跡,用影像、文字忠實記錄著努力耕耘臺灣的人、物故事,為紛擾的土地帶來純真的感動。

「理念」與「現實」總各據天枰的一端互相拉鋸,在有限的資源下我們盡力做到最好,卻不一定能夠得到理想中的回饋。新年的到來讓甘樂文創團隊重新思考企業本身的定位、方向與目標,團隊全體經過無數次思考與討論之後,決議重新調整團隊的腳步,甘樂誌在經歷了兩期的改版試刊號,則將於2016年3月號發行之後無限期休刊。做出休刊的決定,我們感到深刻的惋惜卻不覺得悲傷,休刊不是結束,而是另一段旅程的開始,我們將帶著甘樂誌的精神繼續前進,藉由更多不同的形式持續記錄這塊土地的美好。

回首甘樂誌這五年多來走過大大小小鄉鎮所看見的每一抹笑容、握過的每一雙厚實的手、感受每一份對生活虔誠的態度與生命的堅韌,那是透過這塊土地所孕育出的正面能量,感謝每位我們尊敬的受訪者,是您的故事滋潤了甘樂誌,並化作我們成長的養分;感謝曾參與過甘樂誌共同編輯與合作的夥伴,是您賦予甘樂誌力量,與我們一同成就了許多美好的精彩篇章;感謝一直以來支持甘樂誌、並提供意見與鼓勵的讀者,是您建立我們的信心,並適時給予勇氣與動力使我們堅持向前進。

2016年3月,甘樂誌將畫上休止符,卻不會忘記當初所抱持的初衷,在明日的旭陽升起時,我們仍會邁步向前,請再給我們多一點時間,未來將透過更多元的形式再次與讀者見面,由衷感謝這些年來大家對甘樂誌的支持與照顧,將來還得繼續多多指教!


家鄉 團隊 故事 土地 文字